笔趣阁 > 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穿越] > 162.第一六二章 还愿

162.第一六二章 还愿


简晓令原本就有猜测,    如今听到堂兄这样问自己,就更加了然。

        他只是没想到,煜亲王竟然连这件事都跟兄长晓年说了。

        祖父、父母和晓年没有跟他一起进京,没有跟他一起经历殿试,    所以并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二甲第一名,    其实得来的并不是荣耀……可要说有多委屈,也不尽然。

        晓令又捏了两下他的手,才松开道:“我大概知道原因。”

        祖父曾经负责过陛下的脉案,    后来却携一家老小跟煜亲王来了绥锦,    晓年又是给煜亲王治病的大夫,    虽然一开始是因为徐家使坏,但结果已然如此,    他们简家跟煜亲王府已经撇不清关系。

        在陛下看来,这就是简家背信弃义、攀附煜亲王,    自然不会对出身简府的他有什么好感。

        其实还有件事,兄长晓年不知道,    晓令也没有跟煜亲王讲……在离京的时候,    曾有人对他旁敲侧击过一番。

        “简大人年轻有为,    此去绥锦,    有煜亲王殿下在,自是可以平步青云、一展宏图,只是您的兄长身为殿下的大夫,深得殿下信任,    旁人少不了说些闲言闲语,觉得大人这官位来得有些……”

        对方没有把话说全,但简晓令哪里不知道对方想要说些什么。

        无非是觉得,晓年在煜亲王面前得势,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这个堂弟也沾了光,跟着发迹起来,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才完成的事情,以后在立阳军也会得到拔擢重用,前程似锦。

        这样简单的挑拨,若放在一般人身上,应该还挺有效果的。

        自己的才华别人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别人也看不到,旁人只看得到煜亲王殿下和他的兄长,放在任何一个有心气的年轻人身上,都会意难平。

        更何况十六卫是天子嫡系,留在十六卫的人,往往比在军中慢慢积攒军功的人升迁要快。

        但凡简晓令心中有骄傲、有自尊,自命不凡些,就会觉得自己在殿试上受了天大委屈和冷待,再听到别人说这样的话,恐怕都会对煜亲王和家人心生埋怨。

        可惜,他简晓令弃医从武,由始至终都并非为了在朝廷那里讨得一官半职、在皇帝面前得到什么青眼信赖,至于是不是三鼎甲,那就更无所谓了。

        所以对受到冷待和不公,他有过有生气,有过难堪,也有过委屈,但这些负面的情绪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家人发,于他有栽培之情的煜亲王,当然就更不是他该埋怨的对象。

        晓年幼时曾有失魂症,一直痴痴傻傻,常常被人指指点点,简晓令那时候就在心中立下誓,将来长大必要护他周全,护家人周全……这是他从武的初心。

        后来真正跟师父佟巍学武,又到绥锦的军营中生活,这种初心未变,但却有了新的升华。

        祖父、父亲和兄长是大夫,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而他镇守边关,斩杀妖魔,保一方安定,保百姓平安……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守卫这片土地,无愧于天地。

        不管是当上将军,还是做个校尉,亦或者是成为一个小小的百夫长,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只是将衔越高,肩负的责任就越大而已。

        简晓令在军营的这些日子,早已明白这是个既有人情、又没有人情的地方。

        将士们并肩作战,作为生死之交,自然感情甚笃,但这里又是讲究纪律的地方,军令如山,军法无情,哪怕是煜亲王,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别说简晓令的兄长只是煜亲王的大夫,就算他有姐妹当了煜亲王的王妃,自己到了立阳军,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一开始立阳军的将士们对简晓令是有质疑声音的,甚至有士官怕他会借着煜亲王的名头在军中撒野、有辱煜亲王府的名声,所以对简晓令极为严厉。

        但渐渐的,简晓令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天赋和勤奋努力,用实际的进步和成长给自己、给简府、也给煜亲王府争了光。

        现在谁人谈到晓令,不再用“简大夫的弟弟”来代表他,而用的是“那个有天赋还勤快的家伙”。

        这也是简晓令不受挑拨、不惧闲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反正他要去的是煜亲王的立阳军,又不是皇帝陛下的十六卫,自己人明白他简晓令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足够了。

        ……

        简晓令把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告诉了兄长:“回到立阳守边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三鼎甲多半要留在十六卫,这样挺好。”

        晓年一直在仔细观察着弟弟的表情,从小大大,对方若有什么不快,定会跟自己这个哥哥抱怨,还要拉上他一起抱怨才开心。

        听了简晓令的话,晓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晓令在京中的时候,一直是在王府的外院练武,到了绥锦,起初也是,只不过后来大多时候要留在军营,甚至跟佟校尉出战边境,所以晓年也不能常常看到他。

        但只要晓年偷偷去看他,就能看到简晓令的付出和努力,所以就愈加为弟弟感到不平,也担心他少年意气,无法排遣。

        兄弟俩如此谈心,将话说开了去,相似一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简晓令想到了什么,让他刚刚释然的心又立刻绷紧了起来。

        ——煜亲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什么话都跟兄长说呢?

        当初煜亲王为简晓令找来师父教导武艺,允许他在天京王府外院习武,后来还将他带到了立阳军中历练……这些“举手之劳”若说是看在大夫的份上,也情有可原。

        他们一家人到了绥锦之后,虽然简晓令自己留在军营你,不能常常归家,却听说殿下偶尔会到简府做客,

        明明在殿试上发生的事情,没必要特意告诉他的家人,免得他们知道了,反过来埋怨煜亲王连累了晓令,但殿下还是把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他的兄长晓年。

        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奇怪……简晓令心中疑惑愈甚,忍不住问出口来。

        晓年握着他的手紧了紧,这时候才松开来,稍稍沉默了一刻,晓年看向弟弟,道:“我与煜亲王心意相通,关乎你的事情,他自然是要与我说的。”

        晓令闻言,起初有些没弄明白什么叫“心意相通”:“看来殿下的魇症确实很严重啊,你救了殿下的命,所以王爷和王府的人才对我、对咱们简家这么友善亲和。”

        知道这件事很难解释,对方也很难一下子理会,晓年又道:“治好殿下的魇症、殿下感激是一回事,但心意相通、两情相悦,又是另外一回事。”

        简晓令这才意识到,兄长说了一件多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瞪大了眼睛,简晓令不敢相信自己刚刚知道的这个“秘密”,他哪里还能想到什么殿试、名次、军衔和前程,他现在只想掐一下自己的大腿,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而且是个荒诞奇怪的梦。

        他的脑海里,一些曾经察觉异样、但后来并没有仔细深究的场景一一闪现,那原本让人生疑的情况碰到了这个理由,有了真正的解释,竟然变得合理起来,简直比事实本身还要让人难以相信。

        晓年看他露出如此震惊的表情,见对方顿时没了之前那份沉熟稳重,反倒恢复了些少年时稚气的模样,让晓年又是好笑,又很怀念。

        他摩挲晓令的手,发现堂弟虎口的位置已经生了厚厚的茧,显然是拿兵器练出来的。

        晓年怜惜地摸了摸那厚茧,解释道:“这件事,祖父,叔父和叔母都已经知道了,本想第一时间告诉你的,但那时候你已经到立阳军历练,担心打扰到你,所以祖父和我都觉得,先缓缓,等你通过了乡试、会试再说。”

        似乎觉得自己这一隐瞒,隐瞒得有点久了,到底不应该,于是晓年对晓令说:“现在才告诉你,是我的错,但我并非故意让你瞒在鼓里,只是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你可以原谅我吗?”

        态度诚恳先承认下自己的错误,再盯着简晓令看……这一招晓年从小到大用得极其熟练,很快就让简晓令败下阵来。

        果然,简晓令根本不是兄长的对手,被晓年那双漂亮的眼睛一看,立刻就什么不满都没有了。

        但这件事委实太让人震惊,他一时半会还笑不出来,尤其是听说祖父和他父母都已经知道此事,他都不知道长辈们是如何接受的,自然更加迷茫。

        当初祖父和叔父、叔母花了多少时间来消化,现在晓令自然也得经历这个过程。

        晓年没有继续刺激自己这个堂弟,让晓令慢慢去想。

        晓年相信,这是他最亲近的弟弟,晓令一定能够想明白,一定能够理解并接受他们。

        ……

        简家人早就商量好,若令哥儿在会试中取了武进士,就到乘音寺还愿,并为一家人祈福。

        所以晓令回了军营之后,简行远和晓年就安排好延年堂的事情,一家人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前往乘音寺。

        对于晓年来说,那并不是第一次去的地方,这次再去乘音,可算得上是故地重游。


  https://www.bqbwx.cc/31_31251/119219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