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福谋 > 第七百三十六章 背后

第七百三十六章 背后


周小六纠结的半晌,摇头。

        “算了,南边那边就靠他们支撑,这边能不麻烦,还是别麻烦了。”

        他道:“我跟汴州几个世家关系都不错,不然跟他们借借吧。”

        崔三挑眉。

        大军每日所用粮草可不是小数目。

        能张口去借,且不问能不能借到,那关系也是定然不错的。

        周小六晃着脑袋回去大帐,琢磨着怎么跟那些精明的家伙们张口。

        却不知,就在距离自己几百里的地方,柳福儿正往江陵去信,让梁康准备送往淮水和南地的粮草。

        前次送粮,还是她即将前往北地。

        一晃已过了几个月。

        那些粮食怕早已见底。

        梁康接到柳福儿来信,便去阜头。

        汪四郎正在那里指挥装船。

        见他过来,便道:“怎么了?”

        梁康扬了扬信,道:“阿娘问几时能给淮水送粮。”

        汪四郎转头看另一处粮仓,几丈外的阜头,船队正在靠岸

        “差不多明早吧,”汪四郎计算了下时间道。

        “再快点,”梁康道:“听阿娘的意思,她可能要过去。”

        “城主要去?”

        汪四郎微惊。

        梁康点头,一脸忧心。

        “也不知这些粮能不能及时赶到。“

        “会的,”汪四郎音调柔和,满是安抚之意。

        阜头便,船队正在鼓帆。

        汪四郎拉着梁康往后站了站,道:“城主行事,一贯行一步想三步,能这时来信,定是已经有盘算。”

        梁康闷闷的点了下头,折身去府衙。

        远处有兵士急急奔来。

        见到梁康,他单膝跪地,从怀里摸出信。

        “大郎君,八百里急信。”

        “哪儿的?”

        瞄见上面不起眼的一处暗点,汪四郎忙问。

        梁康扯开蜡封,看了眼,脸微微变色。

        “是岭南。”

        汪四郎瞳孔微缩,看向梁康。

        梁康将信倒出来。

        没看完,泪珠直接落下。

        “怎么了?”

        汪四郎唬得不轻。

        在他记忆里,似乎从梁康开蒙开始,就不曾这样哭了。

        他赶紧把信拿过来。

        “竟然昏迷不醒了?”

        声音入耳,他才恍然竟已说出口。

        梁康嘴唇紧紧抿着,泪珠如断了线的珠子。

        “你别急,”汪四郎也有些慌。

        “彝族长不是也在那边吗?有他在,定会没事的。”

        阜头,送完船队的兵士转头。

        梁康在他们看到之前,抹干泪花。

        “回府衙。”

        汪四郎叫了一管事,叮咛他务必看着另一边的船队今晚出发,便赶忙去追梁康。

        两人前后脚的回到府衙。

        梁康第一时间给柳福儿回信。

        父亲处于生死关头,他认为,这事有必要让阿娘知晓。

        他将信封好,命人发出去之后,眼神有一瞬的游离。

        但就只是一瞬。

        接着便叫来人,命其立刻悄悄的寻求能够诊治各式疑难杂症的郎中。

        接着他又叫来书吏,让他将发往南北两地粮草和甲胄数目尽快统计妥当,他需要过目之后,再做打算。

        汪三郎一直立在边上。

        看着他将一桩桩一件件料理得很是稳妥,心里一阵阵的酸。

        梁康并没有留意,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他不能乱。

        阿娘不在,他与江陵,与整个后方来说,就是一根定海神针。

        若他倒了,这里也就完了。

        同样的,在外的阿娘和阿耶,也完了。

        梁康在心里别着一股劲,咬着牙,硬撑着。

        靠近淮水的楼船上。

        柳福儿收到梁康传信,叫来刘辉,将匆匆写就的书信交与他。

        道:“我临时有事需要南下,你带着大家前往淮水寻周都尉。”

        “我已在信上写明,他看完之后,便会安排。”

        交代完,柳福儿便命船转到南下。

        刘辉带着人急急转去另一艘船上,遥望楼船行远。

        其后,有兵士上前,道:“都尉,她这就走了,咱们呢?”

        刘辉瞟他一眼,“放心,人家走前已经安排好了。”

        他顿了顿,道:“怎么?还怕没有仗打?”

        他语调微挑,满是轻嘲。

        兵士讪讪退后,在不敢吭气。

        刘辉再次望向远处。

        此时,楼船已进入弥漫着的雾气当中。

        刘辉轻叹了声,转头回舱。

        柳福儿则在交代舵手,快些再快些。

        梁康在信上写得很是含糊。

        只说梁二受伤昏迷,具体因何昏迷,可有延医等,皆不曾提及。

        柳福儿心急如焚,望着窗外缓缓倒退的河堤,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去岭南。

        另一边,徐大郎一脸喜色的转去后院。

        丫鬟远远看到,忙进去回禀。

        宁氏正捻着的念珠微微一顿,柳眉轻蹙了下,才缓缓睁开眼。

        丫鬟赶忙上前,扶她从蒲团上起身。

        宁氏侧头,瞄了眼才少到一般的线香,徐步来到厅堂。

        徐大正背对着她,听到珠帘响动,他转过头。

        白净儒雅的脸上满是喜色。

        “怎么了?这是,”宁氏搭着丫鬟的手坐定,淡声问。

        “阿娘,”徐大拱手见礼,道:“可以了。”

        他道:“唐氏所求已成。”

        “你把梁二灭了?”

        宁氏眉头高高挑起。

        “不是我,”徐大笑意淡了浅浅一层。

        “我接到消息,梁二在岭南染了虫疫,听说是要不不成了。”

        宁氏眨巴几下眼,听着这个十分稀奇的病症。

        “那是什么东西?”

        徐大摇头。

        “岭南湿潮闷热,又多瘴气,本就多滋生虫子。”

        “想起其中一种难解之症吧。”

        宁氏点头,抬眼见徐大殷殷望来,一副想说却又不敢说的忐忑状,心里顿时一阵舒坦。

        “那是我会尽快去办,你抓紧弄好自家那点事就是。”

        “多谢阿娘,”徐大笑意转浓,长揖到底。

        宁氏微抬下颌,轻嗯了声。

        姿态之高,全然好似上位者对下属一把。

        徐大用力抿了下嘴,好在他还在作揖,有手臂这样,旁人并未发现。

        他极快的调整好表情,堆着笑容起身。

        “那我就静等阿娘佳音了。”

        宁氏微微点头,侧眸看边上的小佛堂。

        往生经还差两遍,得在香燃尽之前诵念完才好。

        徐大瞄见,立刻识趣的告退出去。

        立在廊下,他听到宁氏隐约吩咐丫鬟扶她去小佛堂,他微抬下颌,望着碧洗天空,轻轻吐了口气。


  https://www.bqbwx.cc/37_37114/140120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