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魔弈 > 第七十三章:独入城中

第七十三章:独入城中


  
<p>一年之前,易九霄从齐国出发,历经了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能早日来到这里,完成使命。</p>
<p>今日他终于来到了庆州城外,只是不再是为了曾经的目标。</p>
<p>高大巍峨的城墙,放佛也在审视着他,那种审视带着强大的压迫感,试图动摇他的信心。</p>
<p>现今,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p>
<p>一条是强攻,不惜以几万军士的性命来换得城破,另一种是围而不打,等待城中粮草断绝自乱起来。</p>
<p>只是,时间不等人,厉容提醒易九霄,必须想办法尽快破城,否则会产生很多变数。</p>
<p>城中封家只有两名金丹,但其他金丹境界及以上高手不下于二十位。</p>
<p>这些高手包括皇家长老、太宰、学士院院长、各部主官等,有几位还是金丹后期,甚至还有元婴高手,实力绝不容小觑。</p>
<p>他们之前都是中间派,对于皇子争位袖手旁观,任封家和厉家去打个两败俱伤,但不代表他们一直都能中立。</p>
<p>如果围城几个月,造成城中民众内乱,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谁知道是什么后果。</p>
<p>后果之一,是将封秋水和魏通送出城,由厉容处置,另外的后果就是这些人迁怒厉家,继而扶持封家。</p>
<p>厉容的想法就是强攻,不惜牺牲军士的性命,只要尽快将庆州城攻破,这些代价都值得。</p>
<p>但易九霄不想,他于心不忍,这些军士同样有父母妻儿,同样是活生生的人。</p>
<p>如果必须以军士的性命来换,他宁愿放弃攻城,放弃眼前的一切。</p>
<p>在外面足足徘徊了两个时辰,易九霄才回到军营之中,径直去找厉睿和厉容。</p>
<p>随后三人出现在议事营帐之中,厉容开口发问:“太子,你找我们是不是准备攻城了?”</p>
<p>“母后,我还是不想强攻,因为那样太惨烈,我想自己进城刺探一次。”易九霄回答道。</p>
<p>厉容摇了摇头,似乎不赞成易九霄的想法,但也不敢过于逼迫他。</p>
<p>因为易九霄并没有错,强攻打下庆州城,肯定会造成大量伤亡。</p>
<p>到时候即使拿下了庆州城,魏国也会元气大伤,那时周边各国会伺机而动,魏国必然无力抵御外敌。</p>
<p>“这四面城门紧闭,你如何能进城,皇城之内从来都禁止飞行,你一旦飞起就会被发现,那时不用封家动手,国师也会与你交手,逼你落下。”</p>
<p>这是厉睿所说,他怕易九霄不知皇城规矩。</p>
<p>“我并非想直接飞入城中,此法肯定不行。我想退兵到五百里之外,那时城门应该会打开吧。”</p>
<p>“好,我答应你,现在就退兵到五百里之外,如果他们在十天之内不开城门,或者十天之内你想不出其他办法,我们就强攻庆州城,如何?”</p>
<p>易九霄见厉容能答应,连忙说:“就按母后所说,如果我做不到,就按母后的意思强攻。”</p>
<p>军令很快传出,队伍拔营,开往庆州城以东五百里处安营。</p>
<p>本来队伍是在庆州的北面,现在为什么要开到庆州城以东呢?</p>
<p>易九霄仔细一想便明白了,不由得暗自佩服皇后厉容。</p>
<p>如果往北撤退,必然影响军心,现在向东转移,众军士以为有新的军情。</p>
<p>而且东面一直在是封家的势力范围,驻扎此地可以阻挡封家的援军。</p>
<p>初时,易九霄也随同军队一起撤退,队伍日夜兼程由城北转移至城东方向。</p>
<p>再向东行进有百里之遥的时候,易九霄突然在军营中飞出,率先向东飞去。</p>
<p>然后,在空中绕了一个大圈子,他飞到庆州城西面的一片密林中落下。</p>
<p>这片密林距离城门有五十里远,庆州城中肯定发现不到有人在此飞行和降落。</p>
<p>易九霄在密林中重新易容,将太子的容貌改成了一个中年书生,一个没有任何修为的凡人形象。</p>
<p>然后走出了密林,在附近寻找集镇,此时距离大军东移已过去了两天时间。</p>
<p>易九霄在集镇之上买了一匹马,然后骑着马慢慢地向庆州城西门进发,在离城门十里远的驿道旁停下守候。</p>
<p>他之所以选择城西,是想赌一把,赌庆州城开西门。</p>
<p>因为厉家的大军是朝东进发五百里,封秋水肯定会得知,但是东城门定然不敢打开。</p>
<p>而西城门则可以开,庆州城本身纵横百里,开西门不怕厉家大军突然掉头返回。</p>
<p>果然,易九霄赌对了,就在厉家大军开拔三日后,还没走到五百里的时候,西城门便打开了。</p>
<p>西城门打开的消息很快就被易九霄得知,因为他看到了驿道之上有人行走,是从庆州城方向过来的,于是上前一打听便知道城门开了。</p>
<p>有出便有进,慢慢地城外也得知开城门的消息,开始有人朝着城里进发。</p>
<p>易九霄混在一群进城者的后面,一起来到城门口。</p>
<p>城门口盘查森严,几名守军都是筑基修士,凶狠霸道,入城的修真者连戒指都要打开看过。</p>
<p>好在他本来便是个凡人,守军扫了一眼就给放了。</p>
<p>易九霄进城之后没有停留,而是骑马径直向城中心而去。</p>
<p>他只有十天时间,目前已过去了三天。</p>
<p>如果不能扭转局面,只能按照皇后厉容的安排,强攻庆州城,那样必然会造成巨大死伤。这是他不愿看到的,也不忍看到。</p>
<p>虽然他修炼的是武道,但武道并非就是热衷于战争、热衷于杀戮。</p>
<p>武道的杀伐,其实是在杀伐中被磨砺,在杀伐中成长,更多的是希望以武止戈。</p>
<p>武道的杀伐,是强者与强者的对抗,是善与恶的对抗,所以武道虽然擅杀,却不是魔道。</p>
<p>那些无谓的杀伐,那些不顾弱者性命的杀伐他不喜欢。</p>
<p>傍晚时分,易九霄在赋部左侍郎的府门口下了马。</p>
<p>到了门房前,递过一封信,说是侍郎大人的朋友所写,让门口的守卫家丁送进去。</p>
<p>这封信乃是厉睿所写,厉睿是赋部尚书,左侍郎付星是厉睿的下属,也是厉睿的人。</p>
<p>只是之前一直保持中立姿态,没受到内战的冲击。</p>
<p>不一会儿,那位通报的家丁就出来了,说了声“我们大人有请”。</p>
<p>随后就带着易九霄进入到府内,穿堂过院来到了付星的书房门前。</p>
<p>付星站在书房前相迎。易九霄看了下付星,三十多岁,面目俊雅,金丹初期修为。</p>
<p>进了书房之后,待家丁退去,只见付星躬身朝易九霄施了一礼:“九爷在上,付星为防人耳目,没能到门口迎接,请恕罪!”</p>
<p>易九霄还了一礼,说道:“无妨,那些俗礼并不重要,付大人一向可好?”</p>
<p>“尚书大人不在,赋部我代为主事,暂时无虞。尚书大人的信我看了,我会全力配合九爷行事,一切听从九爷吩咐。”</p>
<p>厉睿在给付星的信中,没有说明易九霄的身份,只是称之为“九爷”,要付星服从“九爷”的一切安排。</p>
<p>付星明面上是中立朝官,实际上是厉家的家臣,对厉睿的话自然听从,对易九霄也是很尊重。</p>
<p>但是,付星对面前这个“九爷”很是好奇,明明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法力的凡人,如何能担当如此重任。</p>
<p>易九霄看过厉睿信中的内容,使用“九爷”这个称呼乃是掩人耳目。</p>
<p>他这次进入庆州城,就是想在城中进行策反,让庆州城中乱起来,从内部攻破封家的势力。</p>
<p>但是易九霄第一次来庆州城,两眼一抹黑,单靠个人力量还不够,所以就让厉睿找帮手,付星便是其中之一。</p>
<p>入夜时分,易九霄独自离开了侍郎府,没带马匹,离开府门后就融入到夜色之中。</p>
<p>第二日天明后,在庆州城中心的主要集市和人流密集处的墙上,都出现了一则告示。</p>
<p>上面的内容是:以妖妃封秋水为首的封家,长期暗中培植势力,意图谋反,趁先皇驾崩之际强占皇城,逼走皇后和太子,又勾结周国和宁国,让敌国出兵侵占我石州和贺州,试图瓜分我魏国。幸好皇后与太子在北方各州府的协助下,歼灭了周国和宁国的敌军,同时也诛杀了封家祸首封熙山和封熙海。不日后,皇后和太子将率大军收复庆州城,请朝中诸位大臣同心协力,驱逐龟缩城中的封家余孽,以免攻城之际生灵涂炭,误伤无辜。</p>
<p>这则告示如同讨伐檄文,在围观的民众中很快传开了。</p>
<p>没到一个时辰就已家喻户晓,等封家势力发觉后已然回天乏力。</p>
<p>本来,封家在庆州宣称是皇后和太子谋害先皇,皇后和太子都是谋反的叛逆,静妃和封家乃是为先皇复仇的正义之师。</p>
<p>不明就里的民众信以为真,都在暗中咒骂皇后和太子。</p>
<p>今日这则檄文让民众的心理产生了动摇,特别是封家勾结敌国一事,民众最为反感。</p>
<p>虽然没有官方证据,但很多人都愿意信其有。</p>
<p>民情开始逆转,原本痛恨皇后的民众感觉被蒙蔽,开始暗中咒骂静妃和封家。</p>
<p>封家的军队撕毁了所有的告示,但情况变得更为糟糕。</p>
<p>很多没有亲见告示的民众只能听信传言,各种传言以讹传讹,将内容放大,再加上猜测。</p>
<p>最后变成了是静妃和封家勾结敌国,害死了先皇,如果不将封家赶出城,皇后和太子的百万大军会杀光全城人等。</p>
<p></p>


  https://www.bqbwx.cc/42_42859/602512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