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当暖风吹过青春 > 第四十六章匆匆揉碎容颜3

第四十六章匆匆揉碎容颜3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拖拖拉拉的嗓音,有气无力的站姿,如同霜打的茄子。

  这又是怎了?

  第三节,李春老师的普通话课。

  他怎么又敢来上她们二十六班的课,似乎没一堂课是安分守纪的。

  也许见怪不怪,女孩子心思别猜。

  年轻的李春老师现在讲台上,慢条斯理的讲着:“来,今天这堂课我们要通过了解说话的测试要求,精心准备话题内容。

  然后反复练习用普通话说话,避免方音现象和背稿子现象,能够让同学们自然流畅的说足三分钟。”

  啊,要三分钟?

  一听就要炸了。

  谁能做得到!

  课堂上又开始嗡嗡嗡响了。

  故意拖长声音说:“你们有谁愿意来试一下?”

  大家琢磨着之后都不想一试一,廖红萍闻言一愣,随即挑了下眉头。

  “我?”

  “对,就是你!”

  廖红萍毫不犹豫的点头,然后二话不说拒绝。

  站在原地的李春怎么闻言‘啧’了一声,但随后想了想。

  “即兴表演,不敢啊?”

  有同学起哄,“让学习委员试一下。”

  “为什么?”

  “学习委员要带头嘛!”

  “乐乐你是真坏,要不你来得了。”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场戏,课前五分钟绝对是戏剧性的序幕,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没关系的,现在有的是机会,你们说话的时候就是要脱离文字材料而进行的口头表达。

  勇敢的多做几次尝试就好了,何况说话是我们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交际方式。

  有啥可怕?

  就像有的同学用文字表达时,清楚而调理,用嘴巴说起来,就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当然了,机会是就给有准备的人。”

  看大家一个个猫起来,李春老师又忽然叫名,“帅哥,来一下。”

  帅哥本来就在驮着下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叫到她,反而没怎么搭理,她最不爱的就是普通话课。

  心里嘀咕:“晕,不要喊我,我普通话不行……”

  半响,都没动静。

  “你们说什么都可以,可以使笑话,可以使成语故事,新闻发布,焦点访谈都行。”

  只要是内容丰富,可听性强,都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主动性,只是一开始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在李春老师的身上,就好像“充电”不够,很难容光焕发,活跃起来。

  换成平常一个个很能折腾,突然一堂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都很感冒。

  “嘿,你怎么不敢尝试?”

  “刘立群,你来!”

  “莫喊我,我耳背。”

  班长也不说废话,直接道:“那廖俏同学,你来。”

  多数老师在课堂上的话语结构为“提问—回应—评价”,教师始终是那个发话的人,学生坐着等教师来问,学生间的互动很少。

  而在践行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多,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廖俏同学扭扭捏捏的起身,“李老师,要怎么配合?”终于有一个同学主动站起来。

  刚才李春老师自己做了示范,看似不难,就是怕出糗。

  其实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形式,就是去中心化,只有在同学之间可以彼此交换思想、激发思维,才是真正好的课堂。

  学与教翻转的课堂,意味着从教到学,从说到听,从独白到对话,从答案到思路,从“共识”到“我见”,需要突破。

  一堂课上,着力优化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表达力、内动力。

  老师在课上要看见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去质疑、去交流、去争辩,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见解。

  廖俏同学第一个尝试,接下来就会其他同学来尝试,此时大家都在准备认真听。

  课堂上,进与退之间是一种学习智慧。

  除了让我们多表达之外,老师还要转变观念,将“请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变为“请不会的同学主动发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当老师真正学会倾听,真正读懂学生、读懂学懂时,这堂课的针对性才更深刻。

  “你先来一段简单的自我介绍吧!构思一下,要讲足三分钟,大家不要打断。”

  有同学只有三分钟热度。

  李春老师示意道:“我说三二一,就开始!”

  现场一片安静。

  李春老师正盯着。

  “大家好,我叫廖俏,我来自……”

  有的同学用家乡话说起来,头头是道,妙语连珠,可是用普通话起来,就有点像背书,不能随心所欲地尽情表达。

  所以说,一个人的“说话”是最能反映他的普通话的水平。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存在的形式,口语有时是可以用文字写下来的,但写下来之后它还是口语,书面语也可以用嘴巴读出了,背出来,但不管是读出来还是背下来,它还是书面语。

  帅哥,虽然不是很配合李春老师,但自决心很强。

  “大家听得怎样?”

  有同学带头纷纷鼓掌。

  很勇敢啊!

  虽然说的有点点生涩,其实还是跟平常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李老师睁着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地说道:“问题不大,但是呢?有几个点必须注意……”

  课本上指出,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区别是在语言风格,遣词造句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书面语语句结构完整,意思严谨周密。

  口语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语气词,感叹词较多,句式大都简短明了,灵活多变,常有省略。

  说话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双向说话和单向说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何谓单项说话?”

  小部分人表示摇头

  “这里面说到的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四项“说话”:

  主要指单向说话这种说话形式。

  话题是提前拟定的,就是一个应试者在测试前略作准备,测试时要一直说下去,没有人插话,只有当应试者由于过度紧张或是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下去时,才辅以测试员的提示,加进行对话的因素。”

  “大家明白了我说的没有?来,先找一个同学试试。”

  又要起哄了,有同学理解能力不在一个水平上,表示没听懂。

  “团支书呗!”

  好几个叫嚣的同学,推荐黄世琼。

  ……

  其实,真实的课堂观察操作并不复杂,一堂课上,选择一名学生,仔细地观察他的每一个动作、语言、表情,做详细的记录,把他的学习过程一一罗列下来,老师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在课堂要避免虚假学习的发生,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及时发现学困生。

  当学困生发出求救信号时,老师要有回应。

  “单向说话的要求;第一个中途不能改变话题。

  单向说话就是独自说话,话题是提前设计好的,整个说话过程要始终围绕着一个话题进行,中途不能改变话题,类似单口相声一样。

  第二个说话的过程,一般没有人插话,要求比较连贯的有条理的说足三分钟。

  为什么我一定要强调这个三分钟呢?

  就是让你有一个思想准备……”

  难道朱老师一再批评帅哥的演讲方式有问题,主要是准备不充分。

  “第三个,这个与双向说话相比,单向说话更注意语言的规范,流畅。

  对对话内容的并不是太严格。但是,比较内容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观测到。”

  课本上第二条,说话的要求。

  什么要求?

  第一个,言之有物——重视内容。

  第二个,言之有理——符合逻辑。

  第三个,言之有文——讲修辞。

  “俗语说:一样话白样说。

  要表达的内容只有一个,表达的方式,可供选用的词语和句式则不受限制。”

  第三,说话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分别从语音面貌,词语词法,自然流畅和考前准备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测试的训练和应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语音标准程度……

  第二个词汇,语法。

  这个特别要注意方言词。

  少用一些书面词语,比如:尚年幼——还小,众人——大家,就寝——睡觉等。

  不用时髦语,不用方言句式,比如认不得——不认识,莫有——没有等。”

  第三个自然流畅,少用长句,减少口头禅。

  “你们谁说话有口头禅。”

  “都有吧!”

  “这里/那里算不算?”

  “当然。”

  “这个口头禅,少重复,比如额、嗯、这个、那个、因为、所以、然后、为什么等。”

  “至关重要的一点,——不背稿。“

  “不背稿子,李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啊。”

  “无论背的文字材料多么熟练都与说话还是有区别。在语调,语气,等诸多方面明显不同,背材料永远不等于说话,会直接影响最后的得分。”

  “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帅哥演讲最不喜欢的就是背稿,每一次自习课或是晚自习,班里进行演讲,好像从没有背过稿子,她那是随机应变。

  而那些同学一个个都要比她紧张几十倍,手心都出汗。

  李老师强调:“同时,背的成分在特殊情况造成精神紧张或是注意力分散,就很容易卡壳。”

  “确实。”廖柳絮附和道。

  有同学这个“确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口头禅。

  “李老师,每次我演讲比赛时,我就紧张得不得了,到最后忘得一干二净了。”

  脑子一片混乱,不知从何说起,所以李春老师绝对不提倡背稿子。

  第四点就是精心准备。

  “不是不主张背稿子,而是在考前应该对每一个话题都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为每个话题想好大致的提纲,你们在在应试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心中事先拟定好的框架,有条不紊的充分展开,没有测试员示意停止,就要一直说下去,说满三分钟为止。”

  “熟能生巧嘛!”



  ------题外话------

  来一段官方语言!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https://www.bqbwx.cc/56_56579/778118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