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书后,我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邵庆林看着眼前这副图,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不明白这个眼前这个没出过旺水村的女孩,怎么会有这么多超与常人的想法。

  很多摊贩为了遮挡太阳,会用油纸伞,可像她这样有自己思考的人却寥寥无几。

  以他们这些喜欢研究工具的人的眼光看待,沈月瑶简直就是天才。

  虽然画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震撼人世间的武器,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邵庆林本就惊讶于她画的那两双鞋,没想到她竟还有神思妙想。

  “四面接口处用磁石链接也不错,另外为了抵御大风,还希望您在适当的位置加入固定的铁丝增加油纸的防风能力。”

  沈月瑶说完在纸上还画了两根交叉的线,示意这样坚固性更强。

  “我不如您专业,只能提出自己的设想,具体还要看您们的设计。”

  “好,你的图纸我就收下了,以后想做什么尽管来善工坊寻我。”

  “老朽也一定帮你做成功!”

  邵庆林原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孙宇,无非是看重孙宇的人品,可却没想到竟是挖到宝了。

  沈月瑶这些天做的事他也听说了,真是没想到快要没落的沈家,竟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找到了出路。

  就是不知道沈家那些个糊涂蛋,能不能把握住眼前这个让他们离开这个泥土窝的好机会了!

  只不过令邵庆林吃惊的还在后面。

  “姥爷,您再看看这两张图。”

  沈月瑶又画了现代餐盘以及绞肉机的示意图。

  餐盘用木头制作,绞肉机则需要依靠人力拉动。

  邵庆林看着眼前的这两张图,有些说不出话来,尤其是绞肉机的那张图。

  虽然沈月瑶不懂人力拉动抽绳怎么使绞肉机转动,但邵庆林一看图便有了大致的想法。

  他惊讶的是这幅图背后蕴含的思想,通过工艺节省人力。

  工具的研发就是为了节省人力,可人们习惯了接受,很少有人能从这个思维出发,去做出更节省人力的东西。

  邵庆林觉得眼前这个女孩,要名垂千古!

  前朝那些发明器具的人,都在史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眼前的这个神采奕奕的小姑娘也会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且一定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月瑶看到邵庆林满含热泪,神情激动,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姥爷,您怎么了?”

  沈月瑶在画图的时候,只想着怎么尽可能还原自己看过的东西。

  却不会想到,她的图让一个热爱工艺的匠人,或者是古代的发明者,会有多么惊喜。

  “无事,只是看到你这些图,才感觉自己这几十年都白活了。”

  邵庆林手上的工艺很厉害,任何达官显贵定制的东西,他能做出来,可他却从来没有做出来一件令这个朝代焕然一新的东西。

  所以他远远不及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小姑娘。

  沈月瑶尴尬地笑了笑,她认下这份才能实在是有些心虚,可让她说这是从别处看的,那旁人定要追问,这是从哪里看的。

  她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省的一个谎没编好,真被人当成了妖女。

  这时账房也拿来了工人今日在沈月瑶小摊上吃的饭钱。

  沈月瑶孙宇向邵庆林道别后离开善工坊,然后将钱交给了沈长明二人。

  “没错,两千文一文不差不差。”

  孙芸很高兴,但沈月瑶却对这个收入并不满意。

  一份水煎包12个,需要用到四两韭菜,四两肉,半斤面,四分之一个鸡蛋,食材成本约是3文。

  食材成本虽然消耗不大,但人力成本却很大。

  水煎包制作比肉串繁琐,但水煎包煎制的时间固定,可以同时煎好多锅。

  “爹,我们先去铁匠铺再做两个炉子,舅舅您先回去,和娘一起再去买两百斤面和一百斤韭菜、一百斤肉和五十斤鸡蛋。”

  “对了,舅舅,你们家附近有没有闲置的地方,我想把食材放到那边。”

  沈月瑶想着在他们家附近租一个,还能麻烦自家人时不时看上一眼。

  “每天早上运如此大批量的食材,拖慢速度。”

  “放我家就行,我家院子大的很,后院还有不少空房间。”

  孙宇一走,邵庆林还给自己女儿雇了两个嬷嬷一个看门小厮。

  放在他家再安全不过了。

  “好,那我一个月给舅母二两银子。”

  商定后几人分头合作,做了炉子之后,沈月瑶又去买了锅碗瓢盆等用具。

  “这次买这么多,小姑娘,你家做什么生意的。”

  短短几天,沈月瑶从他家买走的东西可以说是成倍增长。。

  “小买卖,小买卖。”

  “掌柜的,你这边有好看的白瓷瓶吗?”

  西瓜汁好喝,那就当成饮品卖,而且是高端饮品。

  “白瓷?”

  “对,越透越好。”

  “白瓷昂贵,小姑娘你不如买这种。”

  掌柜给沈月瑶指的是一种花色的瓷瓶。

  只不过这个瓷瓶的配色十分高级,主色调是淡绿色。

  旁边还有一个主色调为青色的瓷瓶。

  “掌柜,这两个每一样订一百个。”

  “可以加上芸生小食这几个字吗?”

  “可以。”

  沈月瑶将尺寸、图案与掌柜签订后,付了一半的定金。

  掌柜承诺七天内交货。

  回家经过最繁华的宝云街的时候,沈月瑶看到街上依旧有很多乞丐。

  “万潮县怎么会有这么多乞丐?”

  沈月瑶不知道是自己曾经看的电视剧对古代社会进行了美化,还是因为他们这个县是贫困县,所以会有这么多乞丐。

  那些乞丐成群结队,数量之多,就像是难民涌入。

  “你来的次数少,没见过稀奇也是正常。”

  “咱们县自从那次大水后,就成了咱们朝最穷的县,很多人家都因为那场洪水家破人亡。”

  “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因为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项不多,所以有些人家便只能世代做乞丐。”

  不对,万潮县受霖都管辖,怎么可能没人管。

  离着霖都这么近,谁又敢贪墨!

  “十几年前,咱们县来了一个新县官,这人是咱们本地人,他经历过那次洪水,也知道百姓的生活有多惨。”

  “于是,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任何人不得无故为难这些乞丐。”

  “他下的令本意是保护咱们县的这些乞丐,可却没想到,给了其他县落井下石的机会。”

  县令每年政绩考核的时候,都会要考核当地乞丐户籍的人数,周边县的县官怕影响自己的政绩,便把自己县里的乞丐赶到了万潮县。

  万潮县县令仁慈心善,再加上考核官员也知道万潮县的情况,故考核的时候,也适当予以放宽。

  总之,长此以往,周边县里的乞丐是没了,万潮县的乞丐却人满为患了。

  可沈月瑶却总感觉哪里觉得不对。

  乞丐这么多,不利于百姓安全,县太爷就不害怕吗?

  “我看这些乞丐里面,有很多都是身材健壮的年轻人,怎么不去做工呢?”

  “他们本就是乞丐户籍,再加上混入了很多其他县来路不明没有乞丐,谁敢用?”

  乞丐户籍是贱籍。

  他们不是良民,能让他们在这个县里如此肆意的活着,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

  “可若是放任下去,会出祸患呀!”

  沈月瑶看着外面那些乞丐麻木的眼神,有些心惊。

  她真担心他们会因为想要活下去而犯罪。

  “爹,我想招人。”

  “我们先回去,让善工坊加紧给咱们出餐盘,然后再去招人,可以吗?”

  沈月瑶自小生活在和平富足的时代,她小的时候虽然也看到过乞丐,但却总是被报道出来,那是有人故意假扮的。

  可现在她却面对着这么多吃穿不足的乞丐。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圣母心泛滥,总觉得自己现在有能力,能帮助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

  不过她不是慈善家,不能不计回报的做慈善。

  “好。”

  沈长明也是个善良的人,他虽然没什么责任感,但是看到那些乞丐,心里也是不落忍。

  现在阿瑶有能力,他们能帮一把是一把,能拉一个是一个。

  “我让工人加急给你赶,后天中午之前,给你做出来二百个,你看怎么样?”


  https://www.bqbwx.cc/73332_73332358/6903275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