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大郎新传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疏忽大意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疏忽大意了!


“潘武记”运输团队也编配完毕了,第一批运输队伍整装待发!

    出发前夕,武植亲自接见了他们,并做了一番激情昂扬的总动员。同时,他也给每个记者下发了相同的使命:每到一个地方,尽可能地收集好当地地地理民情、重要地人物事件和矿藏,特别是要帮他打听留意这么一些人,即宋江、吴加亮、卢俊义、杨志、李俊、史进、公孙胜、张顺、秦明、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二、关胜、李逵、柴进、徐宁、李英、刘唐、董平、雷横、朱仝、戴宗、杨雄、孙立、花荣、张青、穆横、燕青、鲁达、武松、呼延灼、石秀、张横、杜千、晁盖、朱武、朱贵、解珍、解宝、杨林、安道全、史文恭、扈三娘、方腊、吕师囊、杜威、司行方、庞万春、邓元觉、王寅、石宝、方杰、厉天闰、方七佛、俞道安、陈箍桶、霍成富、陆行儿、石生、陈十四、朱言、吴邦、裘日新(仇道人)、郑魔王、张叔夜等人,这些人都是即将粉墨登场的人物,个个都能翻江倒海,搅动一时风云。

    武植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只要能说得上姓名地,他都需要找到他们,并希望把他们都收入囊中为己用或者掐除其引起动乱地苗头,他也自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和实力收服他们,就像林冲和索超一样,同时也是为了减少社会地动荡不安。他现在需要人才,需要大量的人才!

    在每个记者的身上,都带有写着这些人姓名和大概地址的纸条,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寻找当地人询问打听,得到信息就会写在记录本里带回京城,汇总上交,虽然他们对此疑惑不解,但他们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武植下达的指令。

    他们这些记者平时跟着运输队伍走,出行都是坐着马车,包食宿,武植根据运输队伍出行距离的长短给予不同程度的食宿补助,他们只是到每个地方停留时才出去探听消息做记录,并没有那么辛苦,而且武植给的报酬又是别人的两倍以上,跟着运输队伍走一趟下来还能赚点出差补助,何乐而不为?

    同时,往山东、四川、河北方向走的运输队伍,武植特意吩咐他们在完成运输任务兼记者打听以上人物后,还要专程前往山东莱西南墅、四川南江尖山和河北康保大兴德等地,给他打探一种名为石墨的矿物,打探出来的队伍都将有重赏,而且要做好记录并把样品带回京城来。

    同时,武植把石墨质软、黑如煤炭但不能像煤炭那样子燃烧不能做燃料却可以做墨汁等等重要的特征都记在一本小册子上,让他们携带在身上,以便随时查询。

    “潘武记”已经初具规模,对石墨的需求被提上了日程,只要有了石墨,就可以研制出耐高温的炉具,用于建造水泥厂和炼钢厂。石墨的寻找需要时间,武植也只能默默地等待了。

    二十五支运输队伍经过动员后,如期出发,带着各自的使命奔赴各地。

    其中,往恩州方向的运输队伍,武植派出了五艘船,目的是把“金沐”卫浴产品送到河北东路后,主要把恩州生产的洗衣皂、香皂和甘油给运送回京城,这条运输线走水路,运输量最大。武植这段时间又加购了十艘大船,充实“潘武记”快达运输公司的运力。

    往四川、山东和河北方向的运输队伍,武植则分别派出了十辆马车两个运输小组,各自完成运输和探矿的任务。

    其他各路,都只是一个标配的运输队伍,或走水路,或走陆路。

    武植心中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打算开办一个军事科学院,专门用于培养军事人才和研发枪弹炸药等新式武器以及促进新科技的发展。这个想法,在他心中已经酝酿很久了,只是还没有等来合适成熟的时机实施而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国强军的康庄大道上少不了科技人才的身影与贡献。要是没有科技人才的参与和支持,武植的强国强军之梦就只能沦为一个泡影。

    中秋节过后几天,李格非就带着李清照来拜访武植,谁叫他嘴巴欠,说自己认识李清照来的!武植无奈,只能在开国县公府里亲自接待这父女俩。

    开国县公府敞阔、新颖、便捷的生活环境,以及和谐、自由、平等的生活氛围,让李清照父女俩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一来二去,就这样,李格非父女俩成了开国县公府的常客。尤其是李清照,迷恋于武植的文采,艳羡于金莲、素素、小娥、天娇等姐姐的美丽与自由,来开国县公府的次数就多了起来。时而找武植切磋诗歌词赋,时而找金莲、素素、小娥、天娇等姐姐聊天玩耍,她很有才气和灵性,府中众人也都很喜欢她,把她当成了开国县公府里的一分子。

    武植自知才情有限,文理不通,对于她找上门来的文艺切磋很是头疼不已,常常借故打发她到金莲、素素和小娥那边去。十六岁的少女还是天真烂漫的,少不更事,还以为武植这是谦虚所致,丝毫不以为意,更加敬重起武植这个大哥哥来。武植也只能扶额叹息了,由着她来折腾自己。

    九月初九,重阳节,踏秋,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

    这日,朝廷放假两天!武植真的很羡慕宋朝的士大夫们,重阳节能有两天假期!

    开封府地处平原,一马平川,没有山可登,到了重阳节,开封府众人只能爬到城楼上去登高了。但开封府人多,城楼上站不下,即使站得下也不让随便登。于是士大夫们过重阳节时会竞相跑到豪富之家去做客,豪富之家多建有高楼,喝完大酒去楼上玩耍,登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普通老百姓就没有那么好的机会登高望远了。

    开国县公府里就有高楼,两层高的阁楼,武植带着武修、凤娘、金莲、素素、小娥、天娇、周桐等府中众人,并邀请林冲、王进、李格非、李清照等人一起,就在府里阁楼上登高望远,品菊花茶,饮菊花酒,但他并没有插茱萸。

    重阳登高,遍插茱萸,那茱萸其实不是像插秧似的插在地上,而是像插簪子似的插在头上,这个武植可做不来!他还没养成男人头戴鲜花的“好”习惯。

    就在九九重阳节这晚,李清照词情大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处女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清新脱俗,流传千古!

    重阳节过后,试点推行“摊丁入亩”的京畿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淮南路、江南东路、两浙路和荆湖北路等几路终于全部完成重新丈量清算工作,成果喜人,一下子增加了将近二点五亿亩田地,增收的田赋达到了惊人的三千七百多万贯钱,国库一下子充盈了起来!

    赵煦喜不自胜,可朝廷中众文武百官就喜忧参半了。手里掌握有大量土地的官员和其家族就一万个不满意,心里恨得咬牙切齿,“摊丁入亩”就像一把杀猪刀,割肉割到他们身上去了,而且是刀刀见血见肉;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少量土地的官员则是万般高兴,死道友不死贫道,平日里觉得世道不公的心态多少得到了些许治愈!

    于是,怪事就出现了。朝中众人对武植是毁誉参半,称赞他的人多,诋毁弹劾他的人也多,吵得不可开交!可武植则就像局外人一样,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不悲也不喜,一个字都不争辩。章淳和章楶面对他,也是情绪莫名,爱恨交加。爱的是武植施行的“摊丁入亩”也给章淳这个首相挣足了脸面和成绩,恨的是武植施行的“摊丁入亩”确确实实会损害到章淳家族的切身利益,章淳的家族在福建浦城可是一个拥有众多田地的豪族。

    赵煦尝到甜头,龙颜大悦,也踌躇满志,立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剩余的十几路直接强行推进,马上就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来。那就是当时岭南所在的广南西路、广南东路还甚为荒僻,山多地少,而且是劣田多良田少,要是按照北一南二的田赋标准收取田赋,那就乱套了,明显的不合理!武植在推行“摊丁入亩”之初,显然是忘记了这个事实。待他猛然想起时,为时已晚,皇帝赵煦已经下达了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的旨意。

    在获悉广南西路、广南东路两地发生了多起山民抗拒“摊丁入亩”及暴乱事故后,武植方才知道事态紧急,不能搞一刀切。他于是连忙向朝廷指出,这是自己当初疏忽大意了,没有考虑到岭南之地的恶劣环境,纯属个人的责任问题,请求朝廷处分自己,并提议,作为特例,在广南西路、广南东路这两地只能按照北一的标准来收取田赋,以兹鼓励人们移民岭南并大力开发岭南。

    赵煦和朝廷终于找到广南西路、广南东路两地山民抵触“摊丁入亩”的症结所在,连忙叫停了出兵镇压的行动方案,采取了武植的提议,减轻了岭南民众的田赋,山民抗拒暴乱的事件就基本杜绝了。

    武植的疏漏,成了朝中很多大臣弹劾诟病他的理由,弹劾的奏章满天飞,众说纷纭。迫于重重压力,赵煦也不得不屈从,给了武植一个“罚俸一年”的处罚。

    这种责罚,对于武植来说,不痛不痒,他可不在乎这一点俸禄。现在的武植,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隐形富豪,拥有几百万贯的身家了。“潘武记”酒业、卫浴业、皂业、物流等多业齐头并进,估计每年可以给他带来将近五百万贯钱的纯利润!

    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https://www.bqbwx.cc/96384_96384887/90434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