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贞观王侯 > 第52章三贯尚书

第52章三贯尚书


“我要五百!”

        “李孝恭!当心风大闪了舌头,汝要了一半,让老子空裆回弘州吗?”

        大将军,争起东西来,也跟个孩子差不多,毛毛躁躁面红耳赤地在大营的空地上吵起了荤架,吵架的人都是知文达礼的,可那种弯弯绕绕的榆木道理,没有直来直去问及祖宗十八代的直爽来得痛快,刚开始时的和和气气,在某位大将军提高用词的档次后,已经荡然无存,全然由谈判桌上转到了文士们最瞧不上的粗鄙上。

        列阵在西南的准军人们,没见到这帮将军传说中的英雄气概,先见到了另外的东西,粗俗的平实。府上不教怎么骂人,骂人者都得挨五鞭子,不是一句五鞭,而是一个字五鞭。

        现在,倒是听得够爽,只是,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某的底线,四百!”

        “无耻老贼,汝为何不去抢!”

        “老夫就是在抢,你能奈我何?”

        “某要与汝决斗!”

        “放马过来便是,翻来覆去只是这一句。”

        两个大将军打起来了!

        这太罕见了!

        决斗的两人解下兵刃,然后就撞到了一处,你抓我的手,我便撩你的门户,你绊我的腿,我便踹你屁股,都十分默契地避开了脸。

        相斗了一柱香也没有分出胜负来,又相互怒视一眼,各自喘着粗气回座。

        “李奇,你这小子,是不是存心想报复我等?”

        李奇正看得热闹,看到精彩处还不吝惜地用刀拍掌表示鼓励,冷不丁就被人抓了出来。

        “某看也是,方才就属他看得最用心!”

        剩下的六人也投来了不善的目光,“这臭小子,还记恨我们当年反对建武备府的事。”

        得,看戏看出事了,“小子哪敢?只是见各位叔伯威武不减当年,雄姿英发,忍不住心中的高兴!”

        “媳妇都娶好几年了,还这般滑头,少耍嘴皮子,今日这事,就交给你了,要是办不好,老夫马鞭伺候!”

        看那扬起来的马鞭,李奇脑袋一缩,这帮老家伙,不讲道理起来,那就是老流氓,把自己使唤来使唤去,好好一府主,硬是成了仆役,就差换一身衣服了,让自己在学员面前,把原本的威风和神秘都丢光了。

        骂又不敢骂出来,打,好像也打不过。

        “李奇,这偌大武备府怎么只有一千人,某看你就是改不掉懒散性子,怎么说也得一万人吧!”

        李奇只能无奈苦笑,只怕到时候,您老开口就是“我要五千”。

        武备府,现在最多就只能有这么大,再大一点,别说一万人,再多一个人,户部的尚书就要来找他麻烦了,那横飞乱舞的唾沫星子,李奇早已领教过了一次,第二次,打死他也不去受。

        这武备府的一大半开销都是户部来担,陛下大手一挥,只管批准,不管出钱,李奇每次去支钱,都要被一顿说教。

        不是李奇怂,他是真的怕,这位新任户部尚书的“威名”太盛,盛到连宫中的李世民都避之不及。

        李二每次想办个宴会,除了魏征之外,这人也会进谏,魏铁头在他面前,却显得宽容大度了许多。

        只要不是无缘无故地大摆宴会,魏征都不会管。

        但这位尚书不一样。

        大宴小宴,他都会在李世民旁边叨叨个不停,给李世民算小账,更别提春猎秋猎这种连魏征都看不下去的劳民伤财之事,马上就会拿出算盘,一笔一笔的算给李世民听,账目的精确指数令人发指。

        李奇有时候会想,这位尚书,怕是连李二陛下出恭一次用了多少钱都知道。

        最出名的一件事发生在今年。户部财政破天荒地有了结余,剩了三贯钱。

        皇帝陛下自然而然地把这点小钱划进自己的私人小金库,这本来就是惯例。

        当时才从外面回来的户部尚书知道了这件大事,大半夜就进了宫,与刚打算就寝的李世民争了起来。

        先时李世民态度强硬,他好歹是皇帝,这点小钱都没权力拿?

        然而这位尚书见强来不行,就由理论说教转变成了实际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去“挟持”了“天下第一行书”。

        那可是李世民的心肝宝贝,别说三贯,就是要三千贯都得给。皇帝陛下也只能当场服软,掏出三贯钱后才算了事。

        据李泰那胖子说,李世民气了三天,骂骂咧咧地开始找这位尚书犯下的过错,然后想以此砍了这位“貔貅尚书”。

        然而,他最终什么也没找到,这个老头处事的精细程度堪比他算账的精细程度,简直毫无破绽。

        最后,李世民还下旨赞扬了一番,之后长安人人都知道了这样一位大人,还送了一个“三贯尚书”的外号。

        连李世民都败下阵来后,这位大人还不罢休,又盯上了长安的勋贵世家。

        按理说,别人的家事,轮不到他一个户部尚书来管,但这位就不信邪。听说那家生活用度奢侈,便在那家人吃饭时上门拜访,然后把人家的那顿饭硬生生说得与天下存亡相关,多吃一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让人家是动筷子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自那以后,长安的勋贵们吃饭时,都会专门派人盯梢,一旦这位尚书要出门,谁家都不敢先吃饭。

        李奇当时只听得目瞪口呆,明明自己所见的,只是一个话多了一些的、其貌不扬的、非常和气的老头,谁知战斗力竟然如此可怕!

        所以,扩府之事,谁敢提?李奇就算用自己的钱,恐怕也要遭他盯上。

        算了,还是先想想怎么把现在府上的这几个“大/麻烦”打发走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倒是可行的,也正好,八个大将军,一人一百二十五,至于学员们的强弱,这就懒得管了,这些老流氓要是挑三拣四,有的是人接手。

        武备府现在名声在外,李奇说话时,腰杆都能挺得更直了,原因就在于第一届学员太争气了,薛仁贵现在的价值,已经到了一万步卒加一千骑兵的地步了,虽然不会有哪个将军真敢这样换,这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https://www.bqbwx.cc/99706_99706704/271588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