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贞观王侯 > 第22章疑隙已生 下

第22章疑隙已生 下


李奇为了免除去书房读书这件苦事,用尽除了出动孟氏之处的一切手段,依然还是没有成功,为了生活不至于过分乏味,自然要带上东阳一起。

        书房里,东阳专心致志地看那些令李奇头大的兵书,看得入了迷,把一旁专心地看着她的李奇都忽略了。

        李奇有些感叹,没怎么注意这丫头就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上午看完兵书,李奇自然要去午休一下,顺道邀请了一下东阳,得到了毫不留情的拒绝。

        下午日头稍低就开始在后院教骑马,生活变得规律起来。

        规律的生活肯定不止是他的,还有罗成的一份。

        面瘫了许久的罗成这几天碰到了一个大烦恼,平时冷漠如冰的脸最近时常出现裂痕。

        他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笨到如此程度?上个马学了这么久还是不会?马一动就,就是一声直撞进他脑袋里尖叫。

        同样是公主,自己的兄长教的已经能骑马慢行了,难道是我的问题?方法不对?

        但李奇的教学方式他实在是难以学来,小亲亲小宝贝这种话如果硬要让他说出来,还不如让他去撞墙。

        “我是不是很笨?”娇小的人弱声问。

        明知故问。

        罗成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常规的法子没用,兄长的办法又过于…粗俗,只能剑走偏锋了。

        罗成想起了当初阿爷简单粗暴的教学,把自己捆在马上,然后一鞭子打在马屁股上,任由惊马在草原上狂奔,两个时辰他就学会了骑马。

        但毕竟还是个小女孩,不能这样直接,心下一定,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罗成翻身上马,向底下低头自责的小丫头伸出了手,说出这几天来的第一个字。

        “手。”

        茫然中的临川条件反射般的伸出手来,只觉一只温热的手抓住自己的手腕,自己仿佛飞了起来,视线一下变高,然后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后背还能感觉到一下一下的有力心跳。

        罗成一手环住临川,手一扯缰绳,骑马出了后院后门,后门出去百丈,就是一片很大的空地,足够跑马了。

        日头西落时,罗成在马下拉着缰绳,拉着马上的临川回府。

        现在他才知道,这个丫头不是笨,只是单纯的害怕而已,至于后面她为什么不怕了,罗成想半天也没想明白。

        他不知道的是。马背上那个人,眼睛里已经全是他了……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两女终于可以脱离开师父独自骑行了,在李奇的提议下,决定给她们作一个考核,就在这片草地跑三圈,两位考官骑马在后面监考。

        最终,两位欢呼雀跃的公主成功通过考试,而李奇也终于看见自家老弟解锁了第三种表情,他的脸“活”了。

        “即然你们已经通过了,咱们一起去接罗兰怎么样?”

        “真的吗?正好让罗兰羡慕一下我。”东阳道。

        临川先望向罗成,见他微微点头,才道:“那我也要去。”

        两女戴好帷帽,四人各骑着一匹马,缓缓地往南门走去,罗兰这几天都在这边的女学上课,至于教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从罗兰那越来越像苦瓜的脸来看,估计不怎么好玩。

        等了不一会儿,女学的门终于开了,第一个‘冲’出来的的人,赫然就是许久没见的罗兰,几日的学习,让她头大了几圈,她终于知道当初自己的弟弟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转过弯,一片阴影让罗兰下意识地抬头,只见是自己的兄长和弟弟,和自己的两个小姐妹,脸上的苦恼瞬间化开。

        “阿兄,阿弟,东阳,临川,你们是来接我的吗?”

        “嗯。”四人应道。

        “东阳嫂子,我要和你一起骑马!”

        “快上来呀!”

        “你们两个什么时候学会骑马了?”

        “很久之前我就会了,天底下有什么事能难住本公主?”

        “那我能让马走快一点吗?”

        “那自然不成。”

        李奇笑道:“东阳,罗兰很早之前就会骑马了,你别卖弄错了。”

        “你成心想看我出丑!”

        “怎么可能?”

        “哪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你没问啊。”

        “我不理你了!哼!”

        两人一路打闹,回到家,刚进府,就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李世民与罗艺正在喝酒。

        五人急忙下马行礼,李世民自然让他们平身,仆人们急忙搬来凳子。

        三个丫头知道应该是有什么事要说,便去找孟氏,而罗成对这种谈话从来都没有兴趣,也不再停留,告退回屋。

        李世民才说道:“近日烦心事不少,但唯独张蕴谷案令朕束手无策。”

        李奇一脸茫然,因为他不知道这件事。

        李世民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这小子压根不知道这事。

        于是只得从头述说了一遍案子。

        简单来说就是大理寺丞张蕴古抓捕了一个散布谣言的人,叫李好德,按律法应处绞刑,张蕴古提出这个人脑子有问题,故而决定不定罪,但遭到举报,说他包庇犯人,因为那李好德与张蕴古是同乡,所以有心人认为有纵私情的嫌疑。

        李世民听完奏报,一时盛怒,把人给杀了,本以为没什么大事,结果这成了官员们断案论罪的风向标,导致死囚数量突然激增,李世民下不来台了。

        “去年全国死囚人犯不过二十有九,今年却一下到了三四百人,实在令朕难堪。”

        李奇听完,能感受到李世民的无奈,李世民这一激灵,成功地打了自己的脸,而这个结果坏就坏在,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在律法上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会让不明所以的天下人认为,贞观四年的盛世只是朝廷的政治骗局,引起人心浮动,所以嘛,杀完人李世民就后悔了。

        李奇思索了很久,问道:“陛下打算如何做?”

        李世民道:“朕也不知如何处置,如果杀之,虽合律法,难服人心,如若不杀,虽有仁德,却坏律法,一时不知如何取舍。”

        李奇并不相信李世民的话。

        不过终于让他记起这件事了,毕竟在法律史中,张蕴谷案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事情明白了,李世民正处在一个上下两难的境地,不过这上面的两点倒不是关键。

        “小臣倒有一策,看陛下是否采纳。”

        “说来听听。”

        “何不仿效周文王时,犯死罪之人在处死前都会放回家去探望亲人,约定一个返回的期限,犯人们按约定的期限再回来受刑,陛下可把所有犯人放出去探亲,也不必派官差押送,只定好一个回来的期限,如果他们按时返回,陛下即可从中便宜取事。”

        “有理。”李世民微微颔首。

        “上面是给天下人看的,而我大唐的律法问题,想必房尚书他们已有对策,小臣就不掺和了。”

        李世民道:“房玄龄他们已有计较,倒是不用你操心,你先退下吧,我和你阿爷有事相商。”

        “小臣告退。”李奇如蒙大赦。

        见李奇走远后,李世民才脸色严肃地对罗艺道:“太上皇欲见你一面。”


  https://www.bqbwx.cc/99706_99706704/271588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